服务热线:0512-50508666 | 联系我们
合同物流作为连接供应链协作货物交付流的企业连接点,会先于交易环节整体,首先做信息联通、供应链全链条综合决策、决策数字智能化,进而通过物流的数字化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升级。
合同物流的理解&表述
合同物流,属于通过合同形式约定的物流服务的采购行为,需方提供服务采购需求,供方提供服务供给,同时供需双方通过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具体的权责利等细节商务条款。
合同物流这个概念的主体是物流,合同只是约定双方关系的修饰词,更准确的表达主体应该是物流服务的采销交易。
物流服务的采销交易,是站在供需双方合作的结果角度上讲。无论是企业物流管理者还是物流企业管理者,他们的物流管理全部始于货物,货物的不同物理属性会极大的影响现场操作、现场操作需使用的资源、以及衍生出来的流程/管理方法/系统等。
行业是以货物的分类进行区分的,例如3C行业、图书行业、生鲜行业、快消行业、大家电行业等。
货物的物理属性(例如:长宽高体积、易碎性、温湿度要求)会对物流实际操作中的存储、操作设备、管理流程及方法产生很大的拉动改造力量。
货物的消费频次特性(生活常用消费品、长尾消费品)会通过流通体量影响物流作业模式(B2B/B2C)。
货物+分类(行业)+物理属性+消费频次(流通体量),将看起来很大的物流市场切割成了一个个小的垂直物流运作模块。
合同物流按需方身份不同,又分为销售合同物流和服务合同物流。
需方为企业常用的,多为销售合同物流,主流的B2B/B2C物流服务属于此类;销售合同物流偏向于公司间的书面正式合同,受合同法约束。
需方为个人偶发的,多为服务合同物流,类似同城跑腿、闪送、顺丰商务件属于此类;服务合同物流更多采用面单背书条款、APP注册需知等默认服务条款约定替代合同执行、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约束。
所以,谈合同物流需要在限定的货物+行业内展开,这样沟通多方都站在一个小&具体的范围内去交流和表达,容易擦出火花、相互取长补短、共识落地。